“太湖美,美就美在太湖水!碧俏覈牡谌蟮,是長江下游重要的淡水水資源地。太湖流域分屬江蘇、浙江和上海兩省一市,其中浙江省占33.5%,太湖是太湖流域水資源調度中樞,兼有防洪、排澇、供水、航運、旅游及養(yǎng)殖等多種功能。無論從其地理位置、輪廓還是戰(zhàn)略功能上看,太湖就是上海和蘇錫常、杭嘉湖7城市的“心臟”。正是太湖的一湖碧水滋養(yǎng)了這片肥沃的土地,為這一流域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。南太湖是我市著名的風景旅游區(qū)和水源地,隨著市委市府建設現(xiàn)代化的濱湖大城市戰(zhàn)略的實施,在繼續(xù)采取治污、清淤、減排、退漁還湖等“治水”措施的同時,將更多目光投注到整個流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修復上,而其中濕地保護與重建、防護林建設等工作發(fā)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太湖生態(tài)濕地修復工程工程范圍從合溪新港到長興港,長度2.3公里,寬度70米,市政公司參與建設的主要內容太湖大道、水鏡逐日兩個景觀節(jié)點。
在一個細雨蒙蒙的日子,記者來到該項目部基地,看到基地大門口內砼攪拌站機器轟鳴,砼運輸車來往穿梭,工人正在扎鋼筋籠。

穿過預制區(qū),有兩幢臨時辦公用房,一幢是辦公室與員工宿舍,一幢是會議室和食堂,廁所、浴室等臨時設施一應俱全。

項目部負責人滕福根簡要地向記者介紹了項目概況后,就帶領記者去水鏡逐日項目看看,記者留意到從項目部基地到水鏡逐日項目節(jié)點大約2公里、半小時的路程,“平時到了中午和下班時間,項目部基地會派車接工地的人下班!彼R逐日的施工班組長在項目節(jié)點告訴記者,“水鏡逐日工程,9月29日試樁后,趁著晴好天氣基本不停工,現(xiàn)在完成40%左右,預計12月底完工!庇浾呖吹剑さ厣嫌捎谙逻^雨工人師傅們都穿上了雨鞋,太湖邊的風浪很大。

施工現(xiàn)場總管沈根水告訴記者,該節(jié)點9月6日開始做圍堰,第一次在水岸邊施工,而且是幾千萬的工程在公司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。由于水下部分解決得很好,四個月的工程量,兩個月就完成了。做一個這樣大的工程,也是一個不斷學習、進步的過程,由于工程的復雜性、艱巨性,項目也在不斷積累一些寶貴經驗,目前該節(jié)點施工管理規(guī)范,質量合格,安全無事故,施工進度方面由于甲方設計變更有些拖后,正配合設計、監(jiān)理單位,盡一切力量抓上去。
記者又隨車趕往太湖大道節(jié)點,在車上,公司的安全負責人朱玉林、安全員王富強告訴記者,公司每個月檢查一次安全質量,工地上每天都檢查,目前工地員工100多名,三名年輕人費汪晨、沈成龍、孫捷剛剛學校畢業(yè)出來,在工地烈日下暴曬,吃得起苦,等到工程造好了,市政也撤場了。我們做工程的就是這樣子的。

在太湖節(jié)點工地,施工現(xiàn)場技術總負責朱方久告訴記者,該工程工程量接近3000萬,10月12日打試樁,已經打好了370根樁,原計劃12月底完工,由于增加了454根樁,計劃春節(jié)前完工。水上作業(yè)不比岸上,由于工期短,帶來種種施工困難,現(xiàn)在太湖大道有十一只樁機,兩部商品砼運輸車,施工場地有限,人員的調配要動腦筋合理安排好才能不窩工。天晴每天不間斷施工,項目部人員每天吃住在現(xiàn)場,太湖邊上風大,而且晝夜溫差大,所以施工人員都是吃得起苦的人。

在太湖節(jié)點工地,施工現(xiàn)場技術總負責朱方久告訴記者,該工程工程量接近3000萬,10月12日打試樁,已經打好了370根樁,原計劃12月底完工,由于增加了454根樁,計劃春節(jié)前完工。水上作業(yè)不比岸上,由于工期短,帶來種種施工困難,現(xiàn)在太湖大道有十一只樁機,兩部商品砼運輸車,施工場地有限,人員的調配要動腦筋合理安排好才能不窩工。天晴每天不間斷施工,項目部人員每天吃住在現(xiàn)場,太湖邊上風大,而且晝夜溫差大,所以施工人員都是吃得起苦的人。

記者在想,恢復一片濕地,給太湖一抹潔凈。將來人們漫步在這兩個景點的林帶中,一邊是太湖水的碧波蕩漾,一邊是綠樹蔥蘢,不管人們是否會記起,太湖水作證,曾經有這樣一群湖建人,默默地奉獻過。

